我们知道古埃及人喜欢猫,那维京人呢?
最近的基因研究表明,这些航海的北欧探险家把驯养的猫带上船来捕杀啮齿动物,帮助这些毛茸茸的猫科动物传播到全球。但维京人养猫似乎还有另一个更不讨人喜欢的原因:收获它们的皮毛来做衣服。
现在,据《科学》杂志报道,哥本哈根大学的一组科学家从丹麦各地的维京时代的乱葬坑和其他考古遗址中挖掘出了猫的骨架,以调查铁器时代、维京人和中世纪的猫与现代家猫的区别。

这项发表在《丹麦考古学杂志》上的新研究发现,虽然大多数动物在被驯化后往往会缩小——例如,狗比它们最近的野生亲戚灰狼平均小25%——但猫的情况恰恰相反。事实上,自维京时代以来,猫的体型平均增长了16%。
科学家们已经确定,家猫(Felis catus)都是近东野猫(Felis silvestris lybica)这一单一亚种的后裔,近东野猫至今仍在中东沙漠中游荡。2017年发表的一项大规模基因研究表明,猫从西南亚和非洲传播到欧洲及其他地区,分为两波。早在公元前1700年,水手们开始在古代航行中携带猫来控制啮齿动物,维京时代的猫是从第二波开始的,在公元5世纪之后,这一浪潮加速了
为了找到新研究中使用的有价值的猫头骨、股骨、胫骨和其他骨头,这些骨头的年龄从青铜器时代到17世纪不等,新研究的合著者朱莉·比兹-索尔森(Julie Bitz-Thorsen)当时是哥本哈根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她不得不在哥本哈根动物博物馆(Zoological Museum)里挖掘了几十袋混合动物遗骸。狗、马和牛的骨头在许多考古遗址中更为常见,这使她的任务变得特别困难。

在维京时代(大约公元650-1050年)之前,丹麦的猫遗骸相对较少,那时它们开始更频繁地出现,特别是在城市定居点附近。比茨-索尔森发现的许多遗骸都来自维京时代的洞穴,并留下了它们可怕起源的痕迹。她告诉《科学》杂志说:“你可以看出这些猫被剥皮了——它们有割伤的痕迹,或者脖子被打断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猫传播到农村定居点和庄园以及城镇,正如新的研究表明的那样,它们的规模开始增长。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这种增长的确切原因,但它可能与食物的增加和更好的生活条件有关,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猫当作心爱的家庭宠物,而不是严格的啮齿动物猎人(或皮毛的来源)之后。Bitz-Thorsen指出,从中世纪晚期开始,猫得到了越来越好的喂养和照顾,开始成为今天最受欢迎的宠物。
本文来自作者[南家]投稿,不代表文学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8ucq.com/wenxuehao/1155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文学号的签约作者“南家”!
希望本篇文章《维京猫和今天的猫有什么不同》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文学号]内容主要涵盖:文学号, 名著深析, 创作秘笈, 经典文脉, 诗词鉴赏, 作家故事, 每日文萃, 写作指南, 文本细读, 文学灯塔, 经典重释
本文概览:˂pclass="58ba-3af5-9b42-ec50 description"˃˂pclass="3af5-9b42-ec50-d679 description"˃我们知道古埃及人喜欢猫,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