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在客西马尼园亲吻拿撒勒人耶稣的那一刻起,加略人犹大就注定了自己的命运: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叛徒。
但通过向当局指认耶稣,犹大启动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成为基督教信仰的基础:耶稣被捕,受审,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最终复活,统称为耶稣受难。
考虑到我们从圣经中对他知之甚少,加略人犹大仍然是耶稣故事中最神秘、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近年来,失传已久的《犹大福音》(Gospel of Judas)的发现,导致一些学者重新考虑他的角色,甚至质疑他是否因背叛耶稣而受到了不公正的指责。
虽然《圣经》没有详细介绍犹大的背景,但新约的四部福音书都把他列为耶稣最亲密的12个门徒之一。有趣的是,加略人犹大是《圣经》中唯一一个(可能)被认定为他的家乡的使徒。一些学者将他的姓氏“加略人”与位于犹太耶路撒冷南部的一个小镇奎略特(或加略特)联系起来。
爱荷华大学古典文学和宗教研究助理教授、《圣经考古评论》编辑罗伯特·嘉吉说:“可能使犹大与耶稣的其他门徒区别开来的一件事是,犹大不是加利利人。”耶稣来自以色列北部,或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但(犹大)的姓氏可能证明他来自该国南部,这意味着他可能有点外来者。”
另一些人则认为,“加略人”这个名字将犹大与“匕首人”(Sicarii)联系在了一起。“匕首人”是一群犹太叛军,他们在公元40-50年左右反对罗马人的占领,并为民族主义事业采取了恐怖主义行动。但圣经中没有任何内容将犹大与西卡利联系起来,而且只有在他死后,他们才被发现活跃。
“我们不确定犹大是不是来自南方,也不确定犹大是不是西西里人,”嘉吉公司说。“这些都是为了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可以将犹大与其他人区分开来。因为人们总是试图解释——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犹大要出卖耶稣呢?”

根据约翰福音,耶稣在最后的晚餐时告诉他的门徒,他们中的一个会背叛他。他们问是谁,耶稣说,我把饼蘸在盘子里,给谁,就是谁。耶稣就拿一块饼蘸在盘子里,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犹大吃了饼,撒但就入了他的心。(约翰福音13:21-27)。
然后犹大独自去找圣殿的祭司,当时的宗教权威,并提出出卖耶稣,以换取金钱30枚银币,正如马太福音中所述。和约翰福音一样,路加福音也引用了撒旦的影响,而不仅仅是贪婪,作为犹大背叛的原因。然而,约翰清楚地指出,犹大在魔鬼进入他之前就是一个不道德的人:他保留了“公共钱包”,耶稣和他的门徒用于他们的事工的资金,并从中偷窃。
嘉吉公司指出:“一直有人想把犹大的背叛与他对金钱的热爱联系起来。”其他人则认为他的叛国行为有更多的政治动机。根据这个理论,当耶稣对煽动反抗罗马人的叛乱和重建一个独立的以色列王国毫无兴趣时,犹大可能已经幻灭了。
另外,卡吉尔认为,犹大(就像当时的犹太当局一样)可能会把叛乱看作是对犹太人民的潜在威胁,就像罗马人在一世纪早期对Sepphoris的破坏一样:“也许他决定把耶稣交给政府,实际上是为了阻止更大的叛乱。”

不管他的动机是什么,犹大带领士兵来到客西马尼园,在那里他通过亲吻耶稣并称他为“拉比”来认出耶稣。(马可福音14:44-46)根据马太福音的记载,犹大立刻后悔自己的行为,并把那三十块银币还给了教会当局,说:“我卖无辜人的血有罪了。”当当局解雇他时,犹大把硬币留在地上,上吊自杀了(马太福音27:3-8)。
根据圣经中的另一个权威来源,使徒行传(与路加福音的作者相同),犹大在背叛耶稣后并没有自杀。相反,他走进了一块田地,在那里,“他仆倒在地,中间摔碎了,肠子都流出来”(使徒行传1:18)。这种类似自燃的过程在圣经中是一种常见的死亡形式,上帝自己导致了人的死亡。
当然,犹大的背叛导致了耶稣的被捕、审判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他又复活了,按照基督教的传统,这一系列事件为人类带来了救赎。但“犹大”这个名字在各种语言中都成了背叛的同义词,在西方艺术和文学中,加略人犹大被描绘成典型的叛徒和虚伪的朋友。但丁的《地狱》将犹大打入地狱的最底层,而乔托和卡拉瓦乔等画家则在他们的标志性作品中使叛逆的“犹大之吻”永垂不朽。
“除了背叛耶稣之外,关于犹大最重要的事实是他与反犹主义的联系,”琼·阿科塞拉(Joan Acocella) 2006年在《纽约客》(New Yorker)上写道。“几乎从基督死后,犹大就被基督徒视为犹太人的象征:他们被认为是狡猾的,他们对金钱的欲望和其他种族的恶习。”
在恐怖的大屠杀之后,历史倾向于将犹大与反犹主义的刻板印象联系起来,这导致了对这个关键圣经人物的重新思考,并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了他的形象。加拿大圣经学者威廉·克拉森(William Klassen)教授在1997年出版的犹大传记中指出,他背叛的许多细节都是早期基督教会领袖杜撰或夸大的,尤其是在教会开始脱离犹太教的时候。

2006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宣布发现并翻译了一本失传已久的《犹大福音》(Gospel of Judas),据信它最初写于公元150年左右,然后在公元3世纪从希腊语抄写成科普特语。《犹大福音书》是近几十年来发现的与诺斯替派有关的众多古代文本之一,该教派是一个(主要是)基督教团体,因其非正统的精神信仰而被早期教会领袖谴责为异端。
犹大福音的作者没有谴责犹大是耶稣的叛徒,而是称赞他是耶稣最喜爱的门徒。在这个版本的事件中,耶稣要求犹大把他出卖给当局,这样他就可以从他的肉体中解脱出来,完成他拯救人类的使命。
《犹大福音》备受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国家地理学会的版本是对科普特文本的错误翻译,公众被错误地认为该文件描绘了一个“高贵的犹大”。无论如何,犹大福音是在耶稣和犹大死后至少一个世纪写成的,这意味着它提供的关于他们生活的可靠历史信息很少,当然也没有提供理解加略人犹大真正动机的缺失环节。
嘉吉公司指出:“事实是,我们不知道犹大为什么要这么做。”“当然,最大的讽刺是,如果没有(犹大的背叛),耶稣不会被交给罗马人并钉死在十字架上。没有犹大,就没有基督教的核心成分,就没有耶稣的复活。”
本文来自作者[暖琪]投稿,不代表文学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8ucq.com/wenxuehao/1047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文学号的签约作者“暖琪”!
希望本篇文章《为什么耶稣被加略人犹大出卖》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文学号]内容主要涵盖:文学号, 名著深析, 创作秘笈, 经典文脉, 诗词鉴赏, 作家故事, 每日文萃, 写作指南, 文本细读, 文学灯塔, 经典重释
本文概览:˂pclass="ece6-2e4c-49c4-a920 description"˃˂pclass="2e4c-49c4-a920-5c51 description"˃从他在客西马尼园亲吻拿撒勒...